這不知道是2009年還2010年時聽的演講,在資料夾裡找到,主講人總共講述四種鳥類疾病,但我只整理了兩種,PO上來給大家參考。
「2月16週一晚上在台北鳥會由台北市立動物園檢驗師王儷蒨醫師主講的「鳥類常見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收穫頗多,當晚也有數位飼養寵物鳥的鳥友來聽,故發文與大家分享個人心得。
王醫師一共介紹四種傳染病,分別為屬於黴菌的隱球菌病、屬於細菌的鸚鵡病(禽披衣菌症),以及屬於病毒的新城病與家禽流行性感冒,上述四種疾病在網路上皆可查得到許多相關資料,故不贅述疾病的傳染途徑、症狀等內容,而以一些普便性的常識為重點分別簡述如下:
1.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
很多人說鴿糞會引起腦膜炎,病原正是隱球菌。為此我特別請教王醫師,是否鴿糞中一定都會有隱球菌存在?王醫師答覆說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確實比例偏高;另位鳥友則提問,為何隱球菌常在鴿糞而不在其他鳥類的糞便中?王醫師答:病菌與宿主的共生是千百年來演化,故隱球菌與鴿糞關係也是如此。
王醫師特別提醒,由於腦膜炎易被誤診為肺炎,如有接觸鴿糞後產生頭痛症狀,務必告知醫師。一般來說,痰液即可做細菌培養,另外還有脊髓穿刺的檢查。
隱球菌對鳥兒來說不造成困擾,即使感染也沒關係,不會發病。
那麼該如何杜絕自身感染?很簡單,只要用漂白水定期消毒鴿舍或飼養環境就可以囉。
2.鸚鵡病(Psittacosis)/禽披衣菌症(Avian chlamydiosis)
鸚鵡病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畜共通傳染疾病,除了人鳥之外,哺乳和兩爬纇也可能會感染;印象中我曾拿過動物醫院的宣導手冊,貓咪也容易感染此病。
此病菌可存在於排泄物或分泌物中數週或數月之久,所以王醫師建議,有飼養鳥類的話,不要等糞便乾燥後才清理,因為乾燥的糞便粉塵以及羽屑等等都會透過吸入性的方式傳染給人。
消毒的話一樣可以用經濟實惠的漂白水,效果佳。
王醫師有提到動物園的話會投以四環素纇的抗生素藥物做預防,我想這也是很多鳥店或繁殖戶的做法;但普通小量飼養寵物鳥的話,我個人不建議這麼做,只要家中的鳥寶不接觸外面的鳥,並且當初購買或是取得的來源很可靠,鳥體本身很健康,就不要濫用抗生素,以免反而對鳥寶造成負擔。
不管來源如何,新進的鳥一定要隔離,隔離可以預防鸚鵡病,可以預防寄生蟲,當然也可以預防其他太多的潛在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