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不叫包子,包子也不是牠賣的。
這孩子是包子店養的,平時就放在包子店附近的一棵盆栽上,我吃了快一年包子,才偶然間聽到講話聲,發現牠的存在XD
店家說會咬人喔,不要去給人家亂摸,跟牠講話牠會很專心聽,應該是很鬼靈精的。
從士林官邸往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包子店就在雨聲街上。叫三六九的包子店有很多家,我只吃過廖家的,一吃上癮。
我從小就有種奇怪觀念,覺得包子是很可憐兮兮的食物,無聊的麵皮包著小小團的肉餡,不知好吃在哪?
近幾年才知道原來小時候吃的包子都是機器包子,當然跟手工沒得比,墾丁的小杜包子和東區的潮州包子都是廣為人知的美味。
廖家包子沒有前兩家的花俏,但非常的紮實--除了紮實這兩字我想不出更好形容,全部產品就招牌上這些,每一樣都真材實料,物美價廉。
報導上寫說此間是全家共同賣力經營的,每次去買時總是廖家女兒們站檯,都很甜美親切。
瞧這鮮肉筍包筍塊有多少! 滿滿都是料。
鮮肉包的調味鮮美肉大塊,吃一個意猶未盡,但兩個就會有點膩,這時來杯廖家的混漿(米漿豆漿各半)就棒極了,可惜冬天也只有冰的,要到夏天才能享受飲品的香甜濃醇了~
鮮肉韭菜也是快爆炸的內餡,這是吃兩個會滿足的好味道。
很清爽脆口的雪菜包,我的最愛,有點油,但不減它的風采,常常去買都賣光了。
我不愛甜的包子,但廖家的芝麻包也很棒,濃濃的芝麻香。
最後來一張招牌鳥"你看不到我"~
包子每個大小都有男生的拳頭大,女生大概吃1~2個就飽了,皮都很有嚼勁,餡料多而且不過鹹,這樣的價格在台北又很實惠,推薦給喜歡包子的朋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