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不知為何又想到當初如果沒給逼雞投藥,他可能會好好活著,還能活好幾年。
你真的能確定嗎?孩子。
......我是不能確定。
不要落入小我的陷阱,我不是那具身體。
.......
我不是那具身體,孩子,你無法摧毀我,無法憑一個決定改變我的真相。
......
在那些事上打轉是沒用的,每當你去回想一次,便又是把我塞回身體裡一次。
難道我連跟你美好的記憶都不能回想?
真正的愛並不是肉身與肉身的交會,愛只是透過那些交會被表達,如果你回想時是帶著罪咎的眼光,何來美好?
你的意思是,無論我做什麼,包含回想,都要看出自己究竟是用愛的眼光或罪的眼光嗎?
可不是,孩子,我沒有教過你愛以外的東西。
(哭)
當我說收起你的眼淚時,並非不允許你哭泣,而是要你放下加害者的身份。
那我因為失戀而哭時呢?你怎麼不說。
你聽嗎?孩子,你已與被害者的身分深深認同了,無法把你和它脫鉤,那是你自己的決定,我們無權干涉。
所以我有那些很深的受傷感覺,就是我已經跟它認同了。那麼我該怎麼做?
聆聽我們,孩子。我們會陪伴在你身邊,一直傳遞訊息給你,只要你有一絲願心想聆聽,終能抽離開來。
像現在一樣嗎?但我還是依舊有受傷的感覺殘存。
你可以做出決定的,雖然這需要勇氣。
害怕「愛」嗎?害怕失去自我認同?
都是,孩子。
我想持續這個對話久一點,好些天沒能跟你們好好講話了。
你要多少有多少。
我現在該怎麼做?
靜下心來聆聽,那不是真正的你,你是愛、是光、是無上美妙之詩,怎可能是一團受傷的感覺?
這麼誇張的形容,我害怕是小我的說詞。
那只是轉換角度看罷了。
聖靈的眼光嗎?
也是愛的眼光,愛裡看不到瑕疵,愛只能看到真相,愛就是真相。
你們不是身體。
從來就沒有身體,在你覺醒之時,就會明白身體的虛幻。
我無法想像。
作夢之人無法想像醒後的世界,但那境界確實實存,你的記憶一直都在呼喚你。
我胸口還是有受傷的感覺。
我們可以陪你看看那些念頭,但不要陷得太深。
我感到受傷是因為......他離棄我、背叛我、欺騙我、隱瞞我、不再照顧我、不再愛我了、我失去他了。
往後退一點點,跟它們保持距離。
嗯。
它們是你嗎?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它們有力量嗎?
現在好像還好,比較沒那麼影響我。
把那些受傷的感覺放下。
我這是對受傷感上癮了嗎?
可以這麼說。小我便是以痛苦為養分而壯大,持續的受傷感讓你跟受害者身分更加認同。
我不需去療癒那受傷的感覺?
你試過的那些方法有效嗎?
好像可以釋放一些情緒,但仍然有受傷感,有時甚至會加重受傷感,過去為什麼不會?
過去你還有別種自我認同,可以把對受害者的注意力移開,例如超越創傷然後去引導幫助他人,成為某種優秀存在,現在你知道那也是虛幻的。
那我缺乏一個支撐力,該怎麼辦?
不要忘記弟兄會幫助你,以及交託。
哪來的弟兄.......啾啾正在陪伴我。我跟每個朋友聊過天雖然會好點,但只是短暫的。
我們現在正在引導你。
我現在該怎麼做?
與我們多說話,想問什麼就問,聽我們的回答,而不要從小我那邊尋找答案。
我如果要專注跟你們講話,就什麼事也不能做,只能整天待在床上。
是嗎?你拿起身邊要洗的那些碗試試。
還是會分散注意力。
但我們並未離開你,會一直在這兒。
我需要喝花精嗎?
只要你覺得那對你好。
松樹那支花精,象徵他對我的愛,但........
你知道他是愛你的,孩子,愛並非肉眼所能見。再重複一次:愛並非肉眼所能見。不可拘泥在外相上,也包括文字、言語等一切外在行為,別被那些遮障,一切外在行為與愛無關,愛只在心靈層次交流。
若他是愛我的,怎會做出那些事?
孩子,不要著急,慢下來。急躁是小我的屬性,要小心。
是,我一急就立刻心跳加快,變得很不平安,而且害怕失去跟你們的連結。
不要著急,不要急著想像未來的各種「問題」,無論是否會發生。
奇怪,我覺得有點睏。
小我會迴避這些得到愛的契機,請你保持儆醒。
難道不是睡眠不足?最近睡得也不太好。
你未必需要那麼多睡眠,真正的休息是心靈的安寧。
我發現當我感覺好一點時,注意力就會跑開,沒有那種想一直跟你們連結的慾望。
孩子,這也是一種迴避。
怎麼辦,我現在非常睏。
睡覺本身沒有問題。
我害怕睡醒又要經歷情緒的輪迴。
呼求我們,孩子,中間或許會延遲,但最終會像剛剛那樣,重新連線。
剛剛小我似乎說:睡眠很好,很放鬆,睡吧,不用再做什麼愛的連結了,那感覺還讓人蠻安心的!而且它非常柔和,很難分辨跟你們的差異。
一旦要你中斷跟愛的聯繫,那就不是真的。
關於跟他的事.......
等你「真心」願意聽我們的答覆,而非小我的答覆時,再來提問,否則又會落入它的陷阱,自問自答永遠無法得到真實的答案。
好睏。
站起來動一動,如果這能幫助你保持儆醒。
我要怎麼在睡夢裡也跟你們連結?
孩子,先把醒時的連結穩定下來,不要急著一步登天。
睡覺真的沒問題嗎?
就像吃飯喝水,如果你認為這些事情會中斷跟我們的聯繫,那是個誤解。
那我到底要如何一直保持跟你們連結?
清醒,孩子。你要的是愛,而不是罪,小心你飄移的思緒。
我現在睡覺也不是,做事也不是,好像任何一種行為都會分散對你們的注意力。
剛剛是因為太痛苦,所以我開始聽你們,好像只要相對沒那麼痛苦,我就想跑掉,這跟翹課去玩耍的孩子很像。
可不是。
我要如何保持儆醒?
定罪不會讓你幸福,不會讓任何人獲益,如果你想時時感到美好溫暖的愛,要記住正確的方向。
我剛剛發現,那種非常需要朋友陪伴、想被聆聽的孤單寂寞感,好像消散了。
當你與愛同在時,匱乏就消失了。
跟你們對話就是與愛同在吧?
我們原是一體,當你選擇與我們結合那瞬間,就是重歸圓滿。
可是我總覺得很不安定,好像一下就會被拖去小我那邊。
重新選擇。孩子,每當你陷入低頻狀態,就重新再來一次,與我們連線。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又陷入低頻,剛剛我到底想了些什麼?
不要被外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所擾,因為它們真的毫不重要。
我想繼續跟你們講話。
隨時歡迎。
講講家人吧。
不要忘記,弟兄的瘋狂是已跟小我認同,然而真相仍是愛。
我該怎麼看待他們?
無時無刻都只看他們的真相,讓怨恨離你遠去。
這樣我便能認出那些劇碼只是夢境嗎?
是的,你本清楚地感受到那些片段場景的虛無本質,他們並非栩栩如生,而是有些模糊了,你甚至記不住他們的表情、樣子、說話語氣、以及對話內容。
不是因為我常熬夜記憶力變差?
如果你真要拾回,它們還是會鮮明地存在一段時間,但終究會淡去。
反倒是好的記憶會留下嗎?
好的或壞的都將淡去,只有愛會留下。
仇恨傷痛也會留下啊。
那就是一個選擇,孩子,你要選擇恐怖噩夢,或幸福美夢?
好的跟壞的都存在,所以是混亂的夢。
只要參雜一絲怨恨,就是噩夢,然而你可以選擇讓夢境轉為完全的「好」夢。
自我欺騙?
是「選擇」。
最後我會得到什麼?
你只會看到幸福和愛。
然後死掉?
然後了悟真相。
了悟真相之後呢?
你便已在家中。
幹,那到底是什麼感覺?
何不試試?孩子,那對你沒任何損失,就算活在幸福的「假象」裡,不也比活在痛苦中好得多嗎?
有些朋友說,不懂我幹嘛逼自己原諒或寬恕。
確實不必逼迫自己,然而慢慢地你會嘗到甜頭,放下仇恨怨怪的輕盈、自在、活力、舒暢,在生命中毫無罣礙,也不被陰影舊創糾纏不休,活得筋疲力盡。
我覺得我好像無法去愛每個人,只要發生一點點事情,我就會擔憂害怕,怕別人會傷害我、遺棄我、不愛我。
只去看他們的真相,孩子,假若他們的表現不符合你的期待,記住小我是瘋狂失常的。
所以如果有人無法善待我,他是很可憐的,因為他可能已被小我困住了?
也有可能他處在愛的狀態,別忘記形式與內涵是兩回事。
我不能從對方是否善待我來斷定他們對我是愛或恨,對吧?
沒錯。
那可真難分辨。
不要分辨,不要急著定論。
我覺得還是有不安、擔憂、恐懼。
你可以做個冥想,我們會陪伴你深入平安。
(試著冥想)
我差點睡著。
坐起來吧,孩子。
(繼續冥想)
我剛思緒又飄走了。
那就睜開眼睛一會兒。
我無法深入那最寧靜的平安。
那就保持與我們連結就好,隨時彈性調整。
好想要當初那種深刻的平安, 是被保護的感覺,非常安定。
會的,孩子,你終究會回到那裡,那是前往家的方向。
我現在呢?
在抉擇的路上。
不過至少沒受傷感了。
別太在意時間,時間不是個問題,能夠腳踏實地回到平安之路上,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我只是回覆一下弟兄的訊息,心就開始浮動?
孩子,你究竟用誰去回?
我想是頭腦,那個看似理性的思維,但它隨之引發其他的心念,所以又讓我漸漸感到不平安。
那麼就重新回到與我們的連結上。
我總要跟弟兄互動吧。
邀請我們陪伴你。
好吧,請陪著我回覆弟兄。
(回訊息)
好像好點了,沒那麼浮動。我現在想去弄點東西吃。
我們會陪著你。
(開冰箱看到玉米)
我想到他了,想到他買玉米給啾啾。
又有何妨?那無關緊要,別讓任何無關緊要的事情中斷你跟我們的聯繫。
我想我是害怕想到他,我害怕那些七情六慾又會困住我,也不想再回到受傷的感覺中。
想到他時便祝福他。
如果是ㄧ些讓我痛苦的畫面呢?
用祝福取代判斷,不要去分析解讀。
一直都是分析解讀引起痛苦,對嗎?當我陷在裡面時,一點也看不出來,畫面確實是中性的。
慢慢地就能擺脫了,即使你會因那些幻想掉回分別判斷的思維,但不會是永久的。
為什麼連續三年,每年都要給我重大打擊?
這問題一點也不重要,別讓它誤導你。
我又睏了。
這次就睡一下吧,孩子,邀請我們守護你的夢境。
請守護我的睡眠,讓我在醒來時不被小我所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