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的開頭,我想先介紹《一念之轉》的作者,知名靈性導師拜倫‧凱蒂的另本著作:《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我沒看過一念之轉,而這本《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顯然更適合放在這系列的文章中來介紹,因為書中用許多愛的關係來舉例,且主要應用的轉念法門,其實就是很「高階」的一種自我對話術 (註1),大家可以試著練習看看。

在情緒起伏較大的情況下要自我對話比較困難,建議可以等較平靜後再找機會開始,釋放情緒的方式我會放在下一篇跟大家分享。

我認為自我對話是「找出答案」的一個重要過程和方式,例如失戀後我們會因為無法再連絡對方、無法控制自己偷偷追蹤對方的訊息、無法和對方一起從事過往的習慣性行為...等等,而痛苦、煩惱或失落,不停鬼打牆,這時就可以利用自我對話來找出原因。

我自己選擇的時機是,當被一個感受困住時,就問我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

比方前面提到,分手後不能再打電話給對方了,不能得知他的訊息,好痛苦呀!這時我可能會問自己:為什麼這件事情讓我痛苦呢?我對這件事情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做了這件事情又為何可以讓我不痛苦?那麼在仍然不能打給對方的情況下我該怎麼處理這份痛苦?要用其他事情或對象來轉移嗎?要找專業書籍或諮商尋覓答案嗎?

有了一串疑問後,妳自然而然會去找出答案;自我對話就像有個朋友在旁邊跟妳聊天,但問與答的人都是自己,不要小看這種自問自答!往往持續地問答下去,會發現問題的根源跟妳想像的完全不同,而有機會可以進行更深度的療癒。

不妨仔細留意:自己在痛苦煩惱失落時的情緒感受,會造成怎樣的生理變化。例如頭痛、胸悶、反胃、腹瀉、心跳加速、肩膀僵硬...等等,將這些生理反應當做提醒,往後每當它們出現時,就是開始自我對話的最佳時機。

如果妳懶得看書,還有一種「低階」自我對話的方式,是我自己發現的小訣竅 (比較粗糙就是了,不嫌棄的話請自取),但不曉得有沒有專業術語可稱呼,姑且就借用「換位思考」這個名詞吧!

換位思考的作用是為了達到心理平衡,因為失戀時腦袋會一直想東想西,如果負面的念頭擴大就會在腦海中變成一齣狗血劇碼,最後妳深陷其中無法掙脫。

什麼狀況下可以運用換位思考呢?舉例如下:

負面念頭:妳一人孤伶伶的感到傷心,想到他也許有新對象,搞不好樂得快活,越想越心痛。

>換位思考:可能他也因為分手而承擔著周遭親友壓力和沉沒成本 (註2),比妳還痛苦,正在借酒澆愁呢!

負面念頭:對於他輕易的拋棄自己感到憤怒,妳越想越生氣,恨不得想殺了他!

>換位思考:想想他對自己過去的好,當初為什麼會喜歡這個人?他不也有體貼包容的時候嗎?

負面念頭:對於再也不能見到他,感到很害怕,想到他根本不想看到妳,就更淒涼更無助了。

>換位思考:他只是因為之前相處得不愉快而暫時反感,等過段時間一定會懷念起妳的溫柔可愛,為了離開妳而後悔!

大家可以發現換位思考的內容不一定是正面的 (所以不稱做正面思考),重點在於「可以讓自己不要無限延伸腦中的負面念頭」,換位思考有點像殺青時導演喊「卡!」,是讓腦內小劇場結束的一個方式。妳不用擔心這些想法之間相互是否合理,只要能夠說服自己,隨便要怎麼想都行。假如今天「他不愛我了」可以讓妳死心,那就這樣想。假如明天「他還愛我但他累了」可以讓妳好過點,那就這樣想。假如後天「他愛上別人了」能夠使妳放棄死纏爛打,那儘管這樣想。

這個小訣竅如果拿捏得當,可以有不錯的心理平衡效果,但請務必注意,不可過度放大衍伸每個念頭,以免又變成另外一齣八點檔,只要能「平撫情緒」和「停止負面想法」就可以了。

註1:高低階只是我自己的區分,沒有任何專業依據 (笑)。

註2:我有個朋友提到: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做「沉沒成本」(也常用在經濟學上)。維基百科的解釋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例如已經「花時間相處磨合數年」但最後仍不得不分開,這個肉眼看不到的成本就「沉沒」了,那個部份的付出也白費了,所以當事人會覺得難以承受。

※需要諮詢請預約「陪伴服務」,謝謝。

 

 

 

arrow
arrow

    qu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