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豆漿↑(B)
二人份材料:
豆漿一杯
中小型木瓜半顆
蜂蜜 適量
水 少許
牛奶喝膩了想來跟豆漿一起打,黃豆製成的豆漿小鳥當然也可以喝喔!
我覺得市售瓶裝豆漿味道較淡,所以去永和豆漿店買了清漿,新鮮又實在,冷卻後就可以打了;買清漿是為了不要讓自己和小鳥喝下多餘的糖分,甜味用蜂蜜調比較健康。
用高速(2段速)打至奶昔狀,喝起來口感很綿密,豆香和木瓜香都很明顯但溫柔,比起木瓜牛奶有另一種田園風味,我買一杯豆漿但打起是兩人份的材料,喝了好撐XD
(上圖取自百度百科)
瓠瓜的別稱很多,台語叫做"不ㄚ",不知道為什麼外面餐廳或很多台灣媽媽炒瓜類都一定要放蝦米或蝦皮,我老媽做菜一向不興這味,她怕腥,我是因為不喜歡盤中有太多小小生命。
瓠瓜好像有很多品種,菜市場買到的似上圖,圓滾滾的非常翠綠可愛,趁鮮殺來吃好哉。
清炒瓠瓜↑
1~2人份材料:
瓠瓜半顆
橄欖油 適量
鮮味炒手 適量
水 適量
我只有電磁爐和平底鍋,但也可以輕鬆完成炒瓠瓜,失敗率低。熱鍋後倒入橄欖油,油熱炒瓜,瓜很快熟,我不喜歡太軟爛會保留一點脆感,所以沒變透明就加調味料然後加水悶一下,悶後的湯汁很鮮甜,喜歡喝的話水可以多加一點。
康寶的鮮味炒手有奶素選擇,所以這道炒起來是素食,沒有多餘的點綴,可以單純享受瓠瓜原本的滋味。
小筆記:剩半顆瓠瓜隔兩日在炒,味道就不那麼鮮美,新鮮最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