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在奇蹟官網翻閱了一些文章,我發現,很可能我問錯問題了。
之前的問題,總是把目光放在內疚和恐懼之上,這樣豈非總是只看向懼、咎?
或許我該問的是:我該如何把目光轉向愛?我該如何用愛的目光去看待一切?
與奇蹟相關的文章總是提到,要我們知道自己無罪,放下恐懼活在愛裡,是我們(小我)想都不敢想的事,之前我懵懵懂懂,想說如果不是內心追尋愛和平安怎麼會來操練奇蹟?能活在愛裡怎會是想都不敢想的?那不是我所渴望的嗎?
但當我問自己,我能不能用愛的目光去看待小栗子的事情時,我發現真的是「想都不敢想」,僅僅只是想說,「如果牠被貓抓走,死掉的那一刻體認到牠自己並非一具身體,那我也算是間接幫助了牠」,就覺得惶恐。
當然我知道這只是換個大角度去看,還不能算是真正用愛去看,這只能說是相對,極端相對的看法,我不知道如何用愛去看,我只能交給祂。
慣於活在恐懼和內疚之中,好似活在人身的我們,這樣的想法簡直太僭越。
我怕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就逃避了自己的罪,無法繼續折磨自己。
看看,果然是連想都不敢想...
由於太惶恐了,我不禁要大膽地問:即使是小我或恐懼驅使而做出的決定,也能重新用愛的目光去詮釋嗎?
我只知道不能在繼續聚焦於懼咎之上了,想活在愛裡,就得看向愛...是這樣沒錯吧?
愛的目光...愛的目光...到底要如何去看...
愛應該不是妥協,不是為了周全的顧慮所有人的感受而要求自己去做一些事。
愛也不是虐待自己,讓自己的身體受苦。
愛不是有條件的付出,愛沒有分別心。
我還不知什麼是愛的眼光,那是被遺忘太久的記憶,要憶起它,只能讓祂們幫助我。
雖然我不知道如何用愛去看,但至少我知道了可以不要選擇用恐懼去看,每當恐懼或內疚佔據我的心靈時,至少我能提醒自己,要用愛去看,即使我不知道什麼是愛。
愛不會撿擇。
在恐懼中就是遠離愛,就是選擇不與愛同在,如果跟愛同在的話,就不會感到恐懼,或至少是平安的,沒有不安。
抗拒恐懼,等於是把恐懼當真了,我要怎樣才能轉向愛呢?
愛無法言述。
我必須先承認自己不懂得愛,才能學會用愛的目光去看。
我願承認我什麼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