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兩位鳥友討論了家中鳥寶啄羽和生病的問題,想說應該也可以運用意念溝通(心電感應的一種?)來鼓勵或是改善調整鳥寶的健康,所以把我的經驗寫出分享。
鳥寶會造成主人的困擾不多,但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生活品質,例如吵鬧造成的噪音。而謝小樂最讓我頭痛的一直是除了牠媽外,誰的手都不上,所以很難回籠。
個案背景
樂子其實很黏人,可是不上手就不好抓回籠。可以抓得到牠的時刻大概就是牠主動靠近人找腳磨屁屁、看到食物貪吃過來要、討摸摸等等,前幾年寄宿的時候如果不趁這些時候抓牠,趕時間就只好關燈,但牠是關燈後警覺性反而更高的鳥,所以這最後一招往往搞得人仰鳥翻。
因為馬麻曾經從事特教的關係,從小就給樂子很多各種刺激,所以牠的學習力特別是語言方面很優秀,是很喜歡講話的玄鳳,學話速度也很快,也許這有影響牠的大腦發育,我在跟牠做溝通的時候很順利,牠的接受度很高。
意念溝通實際操作
通常在樂子放風前,我就會先告訴牠(用講的)玩一兩小時後就要回籠,然後近距離面對著牠,腦中觀想牠玩耍、飛翔和玩完後我把牠抱進籠裡的畫面(也就是把這些畫面傳輸給牠,牠不上手但不抗拒被手握住的抱抱)。
回籠的前10~30分鐘,我會再次跟牠說等下要回籠,同時近距離的面對牠,觀想牠靠近我磨屁屁或摸頭頭,然後我把牠抱起來放回籠的畫面,通常快的話10分鐘,最慢40分鐘(很少會這麼久)內牠一定會因為某種原因(上述之一摸頭等等)靠近我讓我抓住,然後送回籠中。
從今年的暑假起到現在,只要牠來住宿我就嘗試用這樣的方式讓牠回籠,應該有十次以上,除了等待牠主動過來讓我抓的時間長短不一外,每次溝通都是成功的,如果不成功,就多傳輸畫面,然後花時間等待牠的行動。
別小看精神力量
從小我就相信外星人之類的存在(好吧是因為倪匡大師),當然也相信有各種超自然力量,只因為人類實在太渺小,而這世界太神奇太無垠。
雖然我過去不曾把意念溝通應用在和鳥寶的互動上,但這兩年感受了吸引力法則來自自身的強大力量後(感謝宇宙恩賜),漸漸有了一點點體會;巧的是今年買了"我的貓頭鷹寶貝"這本書,我也在網路上多次推薦,作者史黛西使用意念和她的倉鴞衛斯里溝通,使衛斯里願意磨喙甚至順服的放軟身子剪趾甲,史黛西特別強調科學家早有這方面研究,所以認為這是怪力亂神的朋友或許可以去了解一下科學方面的數據。
剛好有天鳥友跟我提到,寵物溝通師(我不知道哪位)也是用"畫面"的方式來跟動物溝通--這實在很好理解--人和人之間也有言語不通的時候,但往往肢體動作就可以打破藩籬,而我們了不起的大腦可以憑空創造出飛機和電腦,為什麼就不能用來跟鳥寶互動呢?
連串的機緣讓我開始嘗試用意念跟鳥寶溝通。
個體差異影響
我想兩種生物之間的溝通,當然不可能是非常容易的,例如直覺、第六感或是感應較強的人(像雙胞胎或靈媒),做起意念溝通可能會更順暢;以鳥來說,牠對人呈現開放沒有防備的態度,意念溝通可能就效果較好。
我常跟飼主說,牠們聽得懂!但需要時間。
年紀小的鳥寶可能對於飼主(人類)還沒有完整的認知;而固執的鳥寶即使聽得懂,牠也未必願意聽從,就像小朋友一樣,每隻鳥不同的個性和理解力,會造成溝通效果的差異。
信而不迷
意念溝通只是和動物溝通的其中一種方式,運用我們比較少開發的精神力量來達到目的。
有時我很懶惰或忘記運用(畢竟人類還是比較慣於動動嘴皮),有時自己的精神狀態不好效果也差,所以如果這樣的方式人和鳥的接受度都不高,那也無需勉強,有機會我會在和大家分享其他的案例。
在跟謝媽媽提說要寫樂子時請她寄張照片給我,這張站在鹽燈上很可愛,燈還有乾掉的便便。
謝媽問我為何每次樂子寄宿後回家都會先去舔個五分鐘的鹽燈,然後就乖乖去做其他事情?
我的推測是
生理上:可能轉換環境的緊迫導致體內離子失衡,鹽燈的鹽可能含有牠身體所需的鈉離子或微量元素,所以牠主動去補充。
心理上:鹽燈讓牠感到安心,回家後去舔有安撫精神作用,算是一個固定的行為模式。
謝媽和我都想知道還有沒有鳥友有其他看法? 尤其是對鹽燈有研究的,歡迎提出您的分享。